日前,全省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现场会在衢州江山市举行,会议明确了浙江未来5年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的“作战图”“任务书”。从会上,记者捕捉到一个热词——“AI+农业”。 浙江发展“AI+农业”,先天优势在哪?随着AI大模型技术不断升级,“AI+农业”又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软硬兼施”,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2003年,浙江便启动“数字浙江”战略部署,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实施智慧农业“百千工程”,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探索应用,取得良好成效。以省市县三级贯通的“浙农码”为例,现已接入24个省级应用、102个地方应用,汇集372项涉农服务,累计赋码用码量超7.1亿次。2024年11月,浙江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引领区。 智慧农业发展需要“软硬兼施”,因此,浙江不断夯实“硬件”——基础设施,进一步畅通智慧农业发展的通信“大动脉”,织密物联“感知网”。在“软件”方面,浙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项目支撑、优化政策服务,让参与者真正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数字化农业智慧平台-中国智慧管理系统 | 新浪微博 | 顺益通-智慧农业网 | 环球软件智慧农业平台 | 云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 | 惠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版权所有:沈阳市皇姑区菊湘源健康信息咨询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 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8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