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现场会在衢州江山市举行,会议明确了浙江未来5年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的“作战图”“任务书”。从会上,记者捕捉到一个热词——“AI+农业”。 浙江发展“AI+农业”,先天优势在哪?随着AI大模型技术不断升级,“AI+农业”又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软硬兼施”,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2003年,浙江便启动“数字浙江”战略部署,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实施智慧农业“百千工程”,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探索应用,取得良好成效。以省市县三级贯通的“浙农码”为例,现已接入24个省级应用、102个地方应用,汇集372项涉农服务,累计赋码用码量超7.1亿次。2024年11月,浙江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引领区。 智慧农业发展需要“软硬兼施”,因此,浙江不断夯实“硬件”——基础设施,进一步畅通智慧农业发展的通信“大动脉”,织密物联“感知网”。在“软件”方面,浙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项目支撑、优化政策服务,让参与者真正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 今年是中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泰双边贸易额为1339.815亿美元,同比增长6.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这一背景下,榴莲作为中泰经贸合作的标志性农产品,正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产业合作开启升级新篇章。 榴莲成中泰贸易“顶流” 在众多贸易品类中,榴莲以“闻着臭、吃着香”的独特风味,在东南亚进口至中国的食品中占据消费首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榴莲约156万吨,总价值69.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近60%来自泰国。泰国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榴莲供应国,中国也稳居泰国榴莲的最大消费市场地位。 旺盛的需求推动泰国农业结构变革:近几十年来,许多泰国农民从种植龙眼、山竹转向种植榴莲,以追求更高收益。但榴莲种植面临显著挑战:树苗需七八年的时间才能成熟,且收成易受天气、病害和土壤质量影响,农民只能“听天由命”。来自泰国热带水果主要生产基地春蓬府的56岁农民乔德 占布帕(Chord Chanbuppha)坦言:“热带天气多变,我们只能凭经验给果园浇水。” 从“经验种植”
数字化农业智慧平台-中国智慧管理系统 | 新浪微博 | 顺益通-智慧农业网 | 环球软件智慧农业平台 | 云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 | 惠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版权所有:沈阳市皇姑区菊湘源健康信息咨询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 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8693号-1